河北征用土地补偿费分配政策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0-24
河北征用土地补偿费分配政策
1、土地补偿费归村集体所有
根据法律原则,村集体作为抽象主体,象征性地拥有成员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因此,在村集体失去土地所有权时,村集体有权获得征地补偿费。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需要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其中包括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使用的事项。因此,村集体有权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村集体可以将收入用于开办集体企业、发展公益建设,也可以分配给被征用土地的村民。村集体对征地补偿费的处理应当合法有效。如果村集体进行分配,那么分配部分的征地补偿费的所有权将根据法律发生转移,从而在集体与成员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2、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在征地过程中,用地者的征地行为导致其他人预期收入减少,从而造成权益损失。根据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平等原则,用地者应当对这些可预期收入进行补偿。这里的“其他人”指的是被征用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包括已经转包经营的人。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是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的财产损失的金钱补偿,与村民的其他财产一样,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实际上,用地者在预算出三种补偿费用后,将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与其他费用一起支付给村集体,由村集体进行处理。由于货币所有权随着占有而转移,此时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由村集体占有和控制,村民并不拥有该费用的所有权,而是与村集体之间形成了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作为享有青苗补偿费的村民的债务人,村集体必须将该费用返还给村民,村民也有权向村集体提出付款请求。
3、安置补偿费的归属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的规定,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安置,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进行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进行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获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安置补助费通常被称为“劳力安置费”,用于安置具备劳动能力但失去劳动对象的农民,具有强烈的人身性质,但其金额和支付标准并不受被征土地的大小影响,而更多地考虑受安置农民个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