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迟迟不给解决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迟迟不给解决怎么办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2-12

 
76398
在工作的时候劳动者遇到了被公司侵犯权益的事情,后来觉得公司的做法过于不合理了,于是就会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去劳动局状告了公司。那么,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迟迟不给解决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具体内容,欢迎阅读。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迟迟不给解决怎么办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与决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进行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符合受理条件,则应受理申请并通知申请人。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则应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当申请劳动仲裁时,如果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仲裁申请的要求

1. 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立案时,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仲裁申请书2份-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除外)2. 提交材料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进行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作出裁决书。劳动仲裁案件需要在60天内结案。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3. 劳动者可以选择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而是寻求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书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此外,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自由去新单位工作,不会因此耽误。

以上是关于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劳动局迟迟不给解决时应采取的措施。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劳动者可以选择远程指导服务,而不必请当地律师代理。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自由去新单位工作,不会因此耽误。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2. 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新亮点
  3. 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调解与解决方法
  4.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正确顺序
  5. 劳动仲裁前置问题的理解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劳动者的维权注意事项
  2. 被解雇后提起诉讼的注意事项
  3.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4.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解决期限
  5. 事业单位产假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维权途径
  6. 给付金钱义务约定和处理
  7. 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个人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起诉状范本
  4.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