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24
自2006年以来,为了应对房价上涨的现实情况,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以“就地房屋补贴”为基准的补偿标准。这一标准以“拆迁区域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为补偿金结算标准,并规定了25平方米的住房保证面积、10平方米的住房改善面积以及45平方米的有偿改善面积。这一标准在当时有效地保护了被拆迁人的居住权益,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然而,近年来,房屋拆迁往往涉及高层建筑的征收和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往往大于多层住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被征收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市民对此问题反映强烈,因此在具体的房屋征收项目中,通过不同方式增加了一定的面积补贴。
基于以上情况,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确保补偿标准不降低并适当改善,新的《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规定了以下就地房屋补偿标准:
根据以上标准,相比2006年的拆迁管理法规,新的标准增加了“补偿房屋的公摊面积单独计入补偿面积”的规定,即将补偿房屋的公摊面积部分作为应补偿面积,并由征收人进行补偿。这样做可以让居民改善住房面积,有效地解决了公摊面积对补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