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保密协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竞业限制法律知识

签订保密协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2-16

 
73148

遵循公平原则,兼顾双方的利益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劳动领域中订立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保密协议必须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则,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明确保密范围

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必须明确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不同的企业和不同时期持有的商业秘密是不同的。此外,当商业秘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双重性质时,例如广告公司策划人员的创意工作、IT公司技术人员完成的编程、数据库等,应当特别注意明确其性质属于个人著作权还是公司商业秘密,以及当事人是否要承担保密义务。

明确保密主体和保密义务期限

除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这两种涉密岗位以外,一般员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承担保密责任。同时,掌握了商业秘密的员工的家属、朋友,对保守商业秘密也应该履行同等义务。

尽管法律规定,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而免除,但由于商业秘密存在过期、被公开或被淘汰的情况,因此最好还是约定保密义务的起止时间。此外,保密主体在用人单位授权、司法调查或用于个人学习研究等特殊情况下使用商业秘密的,均可不视为违约。

采取竞业限制、脱密期保护等特殊方式操作时应当规范

竞业限制一般要求在职职工不得到同类企业兼职、离职后未经同意不得到原企业竞争对手处任职、不得自行组建同类企业参与竞争、不得唆使原单位的其他员工接受外界聘用、不为企业竞争对手提供咨询、建议服务等。竞业限制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年,参照相关规定。

约定脱密期的适用对象一般只限于掌握企业重要商业秘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可采取调换岗位、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等措施,对有关人员做脱密处理。但在时间问题上,应当参照相关规定,一般不得超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6个月。

延伸阅读
  1. 展览合作协议
  2. 合作协议书
  3. 合作协议
  4. 合作推广协议
  5. 委托代持股协议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合同到期公司未续签是否视为续签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工程施工保密协议范本
  2. 培训保密协议范本
  3. 财务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4. 信息系统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