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0-04
如果您与拆迁人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且尚未获得政府的拆迁裁决,您只能向建设部门申请拆迁行政裁决。如果您与拆迁人已经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却认为其不公平,您可以向法院民事庭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拆迁合同纠纷。如果您与拆迁人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已经获得政府的行政裁决,您既可以申请上级部门或本级政府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本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然而,我建议您先进行行政复议,如果上级部门或本级政府改变了原裁决,您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复议结果进行申诉。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本条例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分工进行互相配合,以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第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具体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然而,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在拆迁之初,被拆迁人应关注和搜集拆迁人和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包括拆迁公告、拆迁地块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拆迁单位信息、城市房屋拆迁资格证书、拆迁许可证以及两个内部文件(拆迁计划、拆迁方案和银行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证明)。其中,两个内部文件可能需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或诉讼才能获取,还应关注通知、公开信以及安置补偿实施细则或办法。
在拆迁公告发布后,如果拆迁公司与被拆迁人进行洽谈,被拆迁人应要求拆迁公司提供授权委托书,并出示工作证和拆迁人员的资格上岗证。这是因为拆迁人很可能动用社会闲散人员进行恐吓和威胁。与拆迁办工作人员沟通时,被拆迁人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以便将来作为协商谈判的重要证据。有些被拆迁户可能没有固定证据,很难证明对方的口头承诺。
在评估公司人员上门时,被拆迁人应要求他们出示相应评估公司的资质及上岗证件。如果评估报告中与房屋实际面积、装修情况、层高不符,被拆迁人应提出质疑,并要求评估人员详细记录,必要时要求重新评估。
对于已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户,一定要注意向拆迁公司索要协议原件。有些不良拆迁人可能会先让被拆迁人签字,但将补偿金额、面积、楼号等信息留空,与口头承诺不一致。
在行政裁决阶段,被拆迁人不应采取不理会、不到场、不表达意见的做法。相反,被拆迁人应利用程序性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注意行政裁决调解会上记录人员是否完整记录了自己的意见。
在行政裁决接近尾声时,被拆迁人应对自己的房屋状况和物品进行拍照录像。这是因为程序走到这一步,可能面临强制拆迁。即使行政裁决之后面临强拆,被拆迁人应拨打110报警,并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将强拆过程进行拍摄,以保存有效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