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争议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争议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02

 
68796

一、诉讼时效的定义和分类

诉讼时效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权利人未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导致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分为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我国法律仅对诉讼时效做出规定,没有对取得时效进行规定。

1. 取得时效

取得时效,也称为占有时效,是指法律确认某种事实状态产生一定法律效果所必须持续存在的一定期间。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对取得时效做出具体规定。

2.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特定期间内未行使请求权,导致丧失实体上的请求权,即胜诉权。但是,权利人在程序上的请求权并未丧失,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期满后,如果义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抗辩并拒绝履行义务,法院会判决权利人败诉。

在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今天,权利人如何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行使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存在一定的争议。

二、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是一种特殊的侵权纠纷,通常涉及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或者两者兼有。因此,关于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较为复杂,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

1. 仅有财产损失的情况

如果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而没有人身伤害,适用民法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即诉讼时效为2年。

2. 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

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适用诉讼时效的特殊规定。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要求赔偿身体受到的伤害,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根据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从权利被侵害时起算。然而,对于何时为权利被侵害之时存在争议。

争议一:伤害明显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96条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伤害明显,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坚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如果伤害明显,诉讼时效应该从交通事故发生时起算。

争议二:治疗终结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

交通事故发生后,无论是伤害之日还是伤势确诊之日,权利人仅仅知道了权利被侵害的现实,但并不知道具体损失的数额,也不知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弥补或减少被侵害的权利。这些只有根据以后的治疗、休息、护理等情况才能确定,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成伤残等因素。因此,对于“伤害之日”和“确诊之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事发或确诊当天,需要进行扩大解释,涵盖治疗的过程,并且对于严重的情况,还要包括伤残的鉴定等,作为治疗终结或损失确定之日。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害人(权利人)一直在治疗当中,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也在不断发生和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只有在治疗终结后,受害人(权利人)的损失不再增加,对方的侵权行为才结束,诉讼时效才能从此时起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弥补或减少被侵害的权利。根据社会现实和司法实践,筆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符合社会现实,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因交通事故致损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2. 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时间起诉
  3. 车祸死亡刑事诉讼时效
  4. 行政强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5. 交通事故诉讼司机还是保险公司呢(交通事故诉讼是起诉司机还是保险公司呢)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同一交通事故两个受损失的可以同案起诉吗
  2. 提起交通诉讼注意事项是什么
  3. 交通事故上诉答辩状怎么写
  4. 武汉交通事故案件诉讼的基本程序.doc
  5. 交通事故一人死亡检察院免于起诉合法吗
  6. 交通事故上诉需要什么材料
  7. 交通诉讼适用哪些程序,交通诉讼如何开庭审理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