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件诉讼指引系列【四】:诉讼流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案件诉讼指引系列【四】:诉讼流程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0-30

 
68734

诉讼流程

一、选择被告

根据一般情形,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人即为被告,通常是肇事车主。根据保险合同关系以及《交强险条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也是赔偿责任人。因此,在起诉时,至少会有两名被告,即肇事车主和车辆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

律师提醒:在特殊情况下,实际应承担责任的主体可能不仅限于肇事司机。例如,如果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交通事故,雇主可以成为索赔对象。另外,如果人身损害是由雇主之外的第三人造成的,可以选择雇主或第三人作为索赔对象。法律规定了十几种情形,除了肇事方和车辆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外,其他人也可以作为被告。建议详细咨询律师,在律师的指导下搜集证据,以免错失重要的被告。

二、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主张。整个诉讼程序围绕着诉讼请求是否成立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律师提醒:确定诉讼请求必须结合法律规定、案件实情以及证据情况。有些当事人一味抬高诉讼请求,忽视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最终结果可能令人失望。这类案件大多是关于数额的争议,几乎不存在完全胜诉或败诉。

三、证据很重要

在诉讼中,证据是至关重要的。案件审理过程实际上是对双方证据的质证和认证过程。诉讼中有严格的证据规则,原告和被告必须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

律师提醒: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忽视了证据的重要性,一味陈述,认为自己凭良心说话法官会相信,甚至在庭审现场发誓,这是不懂诉讼的表现。另一方面,一些人迷信“关系”,认为只要有关系就能赢官司。殊不知,法官审判有其规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也受到限制。要想获得良好的诉讼效果,就要从“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思维误区转变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让证据和法律说话,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关系”。

四、管辖法院

在提起诉讼时,必须准确确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律师提醒:尽量选择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这样可以及时查明事实真相并调取相关证据。如果受害人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那么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可以请求法院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以实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最大化。

五、审理期限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经法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最多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

律师提醒: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基层法院审判的案件数量占全国审判案件数量的80%以上。基层法院是最繁忙的法院,导致案件无法迅速解决。但是,基本上能够确保在审限内完成审理。当事人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延伸阅读
  1.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2.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3.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4.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5. 事故赔偿案件律师操作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
  2. 交通肇事犯罪的特征及对策
  3. 交通事故起诉流程及所需材料
  4. 原告:刘-伟,女,1988年7月8日出生,汉族
  5.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到法院审理时长
  6.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