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主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主体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2-25

 
68527
交通事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一项案件,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一般现在车子上都装有监控,可以监控到发生事故前到一些情况,有利于警察分析,那么有人就提出疑问,法律中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中的诉讼主体,如果交通肇事不立案又该怎么办,所以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主体

1、确定主体的一般原则

根据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谁行为,谁负责”的基本精神,并针对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特点,确定诉讼主体通常认为应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运行支配;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所谓运行支配是指可以在事实上支配、管理机动车的运行;所谓运行利益,一般仅限于机动车运行本身而生的利益。依机动车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归属确定责任主体,是处理的基本原则。但在审判实践中,认定责任主体应以运行支配为主要依据,因为支配足以决定一切。

2、应将作为直接诉讼主体

根据《道路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尽管该法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对保险公司享有直接请求权,但从该条规定的内容来看应为直接请求权。同时,《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根据以上规定,受害人对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所投的第三责任险保额内主张权利的直接请求权是依据法律取得的,并且独立存在。因此,一旦发生诉讼,应将保险公司作为直接共同被告。

交通肇事不立案怎么办

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处理程序为: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交通部门认为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应当预审立案,经侦查确认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人民法院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司法实践中,事故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认为肇事人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犯罪,而公安、检察机关却以种种理由不予追究肇事人刑事责任的,又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因此,经验做法是先向公安或检察机关控告,要求立案追究肇事人刑事责任,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作出书面不予立案的说明,据此以公安、检察机关应予立案却不予立案为由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并附带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案件诉讼保全措施的适用
  2. 原告王XX与被告宝鸡某路桥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
  3.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
  4.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5. 钱亮的问题: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2. 交通肇事犯罪的特征及对策
  3. 交通事故起诉流程及所需材料
  4. 原告:刘-伟,女,1988年7月8日出生,汉族
  5.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到法院审理时长
  6.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事故纠纷解决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事故诉讼
  3. 交通肇事逃逸
  4.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5.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