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件中虚假证据应如何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举证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案件中虚假证据应如何处理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11

 
678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家庭中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小车,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大家,比如一些人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作虚假证据,那么交通事故案件中虚假证据应如何处理?为了解答您心中的疑惑,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

交通事故案件中虚假证据的处理方法

一、虚假证据情况的基本特点

1.作假证据种类集中。

在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当事人提供的虚假证据主要集中于居住情况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收入证明、交通费发票、误工休息证明等类型。

2.作假目的性明确。

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的目的在于提高赔偿标准。例如,原系农村居民的受害人提供虚假工作证明或居住情况证明,以达到城镇居民赔偿标准的要求;无固定工作的受害人,与企业签订虚假劳动合同,或让企业出具不实工资证明,增加误工费项目主张;有固定工作的受害人,与单位协商后出具高于实际的收入证明,以获取高额误工费;主张的车辆维修费中包含非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提供就医之外的交通费发票,主张额外的损害赔偿等。

3.虚假证据隐蔽性较强。

在部分律师或行业“黄牛”的指导下,原告伪造的证据往往披上“合法化”外衣而不易被识别。例如,在居委会未经核实即出具的居住情况证明上盖有居委会真实印章,即便对方当事人有异议,通常难以提供相应证据推翻,还需法院实地走访调查。

4.司法处罚适用率不高。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伪造重要证据,妨碍法院审理案件的,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在判断构成伪造重要证据行为的前提下,法官通常在判决书中对虚假证据不予采信,或对当事人当庭训诫,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的情况不多。

二、虚假证据产生的原因分析

1.存在差异化赔偿标准,赔偿利益相差较大。

考虑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存在差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赔偿标准区分为城镇居民标准与农村居民标准,两者通常相差两倍左右,农村户籍受害人为满足城镇标准适用条件而提供虚假证据。误工费、护理费则通常取决于当事人工资收入,为获取更高赔偿,虚订劳动合同、虚开工资证明等现象随之产生。

2.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委托代理人浑水摸鱼。

一些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不清楚伪造证据系违法行为,不了解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或为获取更多赔偿金额,不惜以身试法、弄虚作假。而部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利用当事人不懂法的弱点,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故意暗示、指使甚至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提高赔偿标准,从而获取高额代理费用。

3.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诚信建设不完善。

实践中,一些单位组织,如村(居)委会、乡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成为虚假证据的制作者,单位内部用章随意、管理混乱,系统内部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管理松散,且社会诚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成为虚假证据现象滋生的温床。

三、应对虚假证据的对策建议

1.加大证据审查力度,强化释明引导作用。

进一步提高法官认定事实、采信证据及适用法律的能力,对伪造证据行为多发的证据类型或程序环节保持敏锐度。对庭审过程中由有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应通知该单位到庭接受质证;对查清案件事实有重要影响的证人,应努力提高证人出庭率。必要时依职权进行调查,实地核实证据内容真实性。一旦发现伪造证据,依法予以排除。在重要环节向当事人进行作假风险揭示及诉讼诚信教育,引导当事人合法行使诉权。

2.合理适用强制措施,发挥处罚震慑效果。

依据不同情况,对于伪造证据的当事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等措施予以惩戒。对于提供虚假证据的单位或组织、诉讼代理人,及时发送司法建议,向有关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并建议作出相应处理,加大违法成本。

3.完善事故认定程序,及时固定有利证据。

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未经亲戚朋友、诉讼代理人的教唆或指示,当事人的陈述往往比较客观真实。因此,建议强化交警认定交通事故事实的能力,及时了解当事人尤其是受害人的具体住址、工作单位及收入状况等信息,固定相关证据,避免当事人事后隐瞒真相、伪造证据;完善信息收集与归档程序,为法院审查事实进而终局解决事故纠纷提供有利条件。

4.健全社会管理制度,寻求多方合力解决。

建议劳动部门加强对单位用人情况的备案,便于法院核实受害人工作情况时有据可查;强化行政管理,切实规范企业单位出具证明材料的行为。强化机关单位等的公章管理,规范证明出具程序,并建立备案待查制度。加强与交警部门、劳动部门、村(居)委会、保险机构、医院等的协调沟通,形成多方合力,减少不诚信违法行为。

5.建立诚信档案机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建立诚信档案与黑名单制度,将提供虚假证据行为及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予以登记,并及时曝光。丰富信息甄别渠道,加强与公安、银行等部门联动,构建防范虚假证据的网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诚信的价值观,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延伸阅读
  1. 商业三者险法律解析:是否可以进行强制赔付?
  2. 脚骨折工伤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3. 认识自信失误与疏忽大意失误的重要区别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十六大项目
  5. 四川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河北律师胜诉,挑战高速公路“不高速”行为,成功追回20元高速费
  2. 车祸赔偿无法与车主协商达成一致,该如何处理?
  3.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起诉状范本
  4. 青海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5. 黑龙江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6.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赔偿
  7. 出车祸后赔偿损失能否轻判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