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慰抚金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慰抚金标准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8-14

 
67584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导致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损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身损害包括以下两种精神损害赔偿情形:

  1. 侵害生命权对受害人近亲属造成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救济。
  2. 侵害健康权对受害人本人或其亲属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济。

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数额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保障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问题。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不同,无法使用等价赔偿原则来衡量。因此,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遵循一定原则,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使赔偿数额合理适当。

二、精神损害慰抚金确定的基本原则

  1. 适当补偿、限制原则: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难以用物质尺度衡量其价值,因此赔偿数额的确定只能是适当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通过经济补偿减轻或消除受害人的情感痛苦,起到抚慰作用。
  2. 公平合理原则: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应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公平、合理确定适当的赔偿金额。具体要求是一方面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让侵权人获得不当利益;另一方面要给予受害人适当的赔偿金,弥补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避免受害人受到不公平待遇。
  3. 确定法官有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原则:法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审判实践经验,结合具体案情,灵活确定赔偿数额。

三、精神损害慰抚金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时,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1. 受害人的角度考虑以下因素:
    • 受害人的请求:只有受害人正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法院才能审理和裁决。如果受害人或相关人员未提出此诉讼请求,法院不能主动处理。
    • 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应考虑加害人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长期或短期损害,以及对受害人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程度。
    • 受害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名望、年龄、家庭状况等。
  2. 加害人的角度考虑以下因素:
    • 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应考虑加害人的过失程度,不包括故意行为。过错责任大小应相互抵消。
    • 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应考虑加害人的实际收入和供养人数,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应当赡养的家庭成员。如果赔偿超出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判决将无法实际执行。
  3. 客观角度需要考虑加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延伸阅读
  1.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2.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3. 湖南省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4. 湖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5. 车祸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死者的债务可以从死亡赔偿金中执行吗
  2. 2020年海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详解
  3.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及索赔程序
  5.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
  6. 违章停车被撞造成他人致死,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7. 货车侧翻哄抢桔子:是否涉嫌抢劫?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