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7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省人民政府制定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突发事件交通保障机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辖区内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教育公民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第一节 机动车和驾驶人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发展和改革、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农业(农业机械)、监察和其他负有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有关工作。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做好车辆管理工作,落实交通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中小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免费发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和措施。
单位和个人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劝阻或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组织城乡规划、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对城市中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专家和社会公众参加。
道路管理部门和道路经营单位应当保障道路完好,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安全状况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在道路上科学设置和完善交通设施,并保持清晰、醒目、完好。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同步规划、设计、建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和防护隔离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
城市道路增设、调换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应当在增设调换前三天向社会公告。
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道路上擅自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信号设置主管部门应当听取单位和个人的合理建议,定期对道路交通信号设置的科学性进行调研论证,及时更改、调整设置不科学的交通信号。
设置道路限速标志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遵守规定的限速。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按照规划设置非机动车道;现有城市道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路段施划非机动车道;能够实行物理隔离的,应当与机动车道进行物理隔离。
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非机动车道。
公共停车场(库)应当与道路、大(中)型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旅游区建设同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
城市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改为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餐饮、娱乐、商贸、物流等的,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
已经投入使用或者已经建成的公共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确需临时占用停车场的,应当征得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改变用途的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批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建设停车场或者配置专门的场地停放车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行政主管部门。
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停车泊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城市道路上施划停车泊位,但是应当事先征得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已经施划的停车泊位严重影响交通的,停车泊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调整或者停止使用。
经批准占用道路施工作业的,应当提前三日向社会公告。施工单位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交通的畅通。
在城市道路上进行绿化、清洁、洒水等对道路交通有影响的临时作业,应当避开交通高峰时段。气温在0℃以下时,不得对路面进行洒水作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易发路段进行实地勘验,提出治理方案,由道路管理部门和道路经营单位进行治理。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道路危险路段是指直接通向农村村庄但未达到道路等级的道路。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设置、完善警告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如防护墙(墩)或者防撞护栏等,以确保农村道路的安全通行。
根据法律规定,道路两侧、隔离带或者立交桥、过街天桥上的广告和标语不得遮挡交通信号,也不得妨碍安全通行。
根据法律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立提示标志,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确保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的安全。
根据法律规定,车辆应当各行其道,并遵守以下规定:(一)道路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大客车、货运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轮式机械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但超越前方车辆时除外;(二)道路设有主路、辅路的,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轮式机械和摩托车应当在辅路上行驶;(三)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四)实习期内的驾驶人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副驾驶座位应当由持有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
根据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情况对车辆采取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除紧急情况外,应提前五日向社会公告。确需通行的车辆应当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件。
根据法律规定,道路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情况下,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具体通行规则如下:- 路面宽度7米以上,行人在道路右侧边缘线算起的1米范围内通行;-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道路右侧边缘线算起的1.5米范围内通行;- 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在道路右侧边缘线算起的2.2米范围内通行;- 畜力车在道路右侧边缘线算起的2.6米范围内通行。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通行前方遇有障碍或者其他车辆的转弯、会车、超车、掉头时,可以短暂借道通行,但不得妨碍所借车道内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机动车短暂借道通行时,应当提前开启转向灯,一次只能借相邻的一条车道,越过障碍后应当立即回到原车道。行人借用车行道通行时,车辆应当避让。
根据法律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有优先通行权。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在正常情况下,其他车辆应当让出最左侧车道;遇交通拥堵,难以让出最左侧车道时,应当按照执行紧急任务驾驶人的要求避让。因避让产生的压线、闯红灯、占道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追究。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停放和临时停车除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在停车泊位内停放;- 停放或者临时停车时,车身右侧与右侧路缘石或者边缘线的距离不得超过30厘米;- 在路边夜间临时停车时开启示廓灯、后位灯;遇低能见度天气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不得占用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或者占用盲道停车;- 不得在地铁站出入口30米内、单位或者居住区出入口停放车辆或者临时停车;- 在有出租车指定停车点的路段内,出租车不得随意停车;- 接送幼儿、中小学生的机动车应当在幼儿园、学校门口靠道路右侧单排临时停车,不得影响道路通行。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如果有人员伤亡,应当即时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有关部门。发生特大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如果涉及营运车辆,还应同时通知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应当采取措施疏导交通,确保道路畅通。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令,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并配合清理现场。如果事故车辆无法安全行驶,可以联系清障车辆拖移,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清障车收费应当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当事人有权拒绝支付超过核定标准的费用。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如果需要查阅、复制监控设施记录或者其他信息,有关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经过调查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应当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参加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未参加保险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应当投保的保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当事人按照赔偿比例承担。对于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之间以及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根据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聘用交通协管员的事项应当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协商拟定,并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聘用交通协管员应当通过考试公开向社会招聘,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同级财政保障。交通协管员协助交通警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制止交通违法行为、保护事故现场,参与交通管理,但不得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其他执法权。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员应当接受法制和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照规定程序进行执法执勤。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调查交通事故时,交通警察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错误交通事故认定书予以撤销,并责令重新认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主动听取单位和个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法方式有意见的,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投诉。
禁止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款指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以罚款数额作为考核交通警察的标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事故处理和执法过程中,对依法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因扣留车辆发生的保管费用由作出扣留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行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
乘车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
乘车人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但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十元罚款;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一百元罚款: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明显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二百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扣留车辆。违反公路方面法律、法规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机动车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违反道路通行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机动车驾驶人有以下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
违反机动车停放或者临时停车规定,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一百元罚款,并可以将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县级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下拘留,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按以下规定处罚:
有前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
运输单位的车辆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按以下规定处罚:
有前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
运输单位的车辆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有前款第(一)、(二)、(三)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由县级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驾驶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的,按以下规定处罚: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县级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五千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县级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下拘留,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三千元罚款。
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驾驶违反规定加装、改装和使用高音装置、镜面反光遮阳膜、非车灯闪光设备和其他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灯光设备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自行拆除,处二百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驾驶未安装顶灯标识、限速装置、卫星定位系统、车厢两侧安全防护网的建筑垃圾清运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处一千元罚款;县级以上交通运输部门应当责令建筑垃圾清运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罚款,可以并处吊销车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机动车维修企业未如实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承修机动车登记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五百元罚款。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未按规定最低数量配建、增建停车场的,由县级以上城乡规划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并责令其补建。
擅自停用或者改变停车场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城乡规划部门责令限期恢复,逾期不恢复的,按每日每平方米五元处以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的,由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权范围,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机动车成品及配件,可以并处非法产品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营业执照的,由县级以上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的,予以查封。
生产、销售拼装的机动车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机动车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依据本办法规定,对个人作出二千元以上罚款、对单位作出二万元以上罚款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作出处罚的部门应当提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在边远、交通不便地区,对机动车驾驶人当场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可以依法当场收缴罚款。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受到行政处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如果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有上述第一百零四条所列行为之一,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