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案的救济途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赔偿案的救济途径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0-21

 
66749
在很多时候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会需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那么如果肇事司机无法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应该怎样进行处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赔偿案的救济途径变革

行政强制手段为主的纠纷解决途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前,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主要采用行政强制手段为主,司法救济手段为辅的纠纷解决途经。

首先,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行政调解属于强制调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时,需要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其次,行政机关可以强行指定当事人预付医疗费用,当事人不执行还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的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预付医疗费,也可以由公安机关指定的一方预付,结案后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如果交通事故责任者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公安机关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

第三,行政调解还是司法途经的前置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除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者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

司法救济手段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生效施行之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取消了过去用行政强制手段解决纠纷的办法,变为以司法救济手段为主要途经的纠纷解决机制。

这一变革包括取消了行政调解前置程序和行政强制调解制度。公安机关不再授予强行指定当事人预付医疗费用等承担民事责任和不执行可以采取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等强制措施的权力。现在,公安机关只有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才可以扣留事故车辆。

此外,行政调解的功能被弱化,允许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行政调解必须基于当事人的请求才能提起,而且行政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情况将归司法管辖。

延伸阅读
  1. 儿童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2. 交通事故诉讼费与鉴定费的保险赔偿问题
  3.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4.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5. 挂靠货车投保后出险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吗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3. 雇员事故死亡案件中的赔偿责任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7.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