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20
交通事故是造成人身损害的主要责任,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如医疗费、误工费等,那么交通事故赔偿能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精神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我国精神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为了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必须导致受害人的伤残或死亡,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如果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遗体受到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如果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其他近亲属也可以代为提起诉讼。根据该解释的第八条规定,如果侵权行为导致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一般不会得到支持。然而,根据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如果侵权行为导致严重后果,除了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赔偿的作用
调整与抚慰功能
精神损害赔偿具有调整与抚慰功能。当受害人的非财产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难以确定损害的具体数额。通过要求侵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可以适当调整受害人的非财产性损失,为其提供救济和帮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上遭受痛苦时,通过适当的金钱补偿,也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要求。
惩罚功能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责任承担的一种形式,具有惩罚功能。民事责任一般以维护现有利益为特点,而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通常通过刑法来进行调整。然而,在民法立法的目的下,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以及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必要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果精神损害赔偿能够在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失的基础上对违法行为起到一定的惩罚作用,将能够找到惩罚违法行为人和救济权利受害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替代补偿功能
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替代补偿功能。当受害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受到不法侵害时,其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直观计算,也难以估量。而精神损害赔偿正好可以通过金钱补偿来替代承担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