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22
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执行以下工作:
交通警察应在安全距离处设置发光或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保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并维护道路通行秩序。如果需要封闭道路或采取其他交通管制措施以处理事故现场或进行勘查工作,还应提前组织车辆分流,并设置绕行提示标志,以避免交通堵塞。
交通警察应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救助。
交通警察应指挥停放勘查和救护车辆,并开启警灯。夜间还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交通警察应查找事故当事人和证人,并控制肇事嫌疑人,以便进行后续调查和处理。
根据《道路规定》第23条的规定,交通警察应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包括以下工作:
交通警察应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交通警察应固定、提取或保全现场的证据材料,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交通警察应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记录他们的陈述和证言。
交通警察还应进行其他必要的调查工作,以便全面了解事故的情况。
事故现场勘查
如果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和责任没有争议,可以立即撤离现场,并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如果不撤离现场,必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快速赶赴现场,并迅速处理现场情况。
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测量、勘验等一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依法进行,并确保及时、全面和准确。
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确认。
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以便进行后续调查和处理。
事后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可以召集当事人进行举证,以了解事故的真相。
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在公布责任认定结果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清楚讲述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和依据。
告知当事人如果对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或在民事赔偿诉讼中解决。
责任认定生效后,应将对责任当事人作出的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
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办理处罚的相关手续,确保处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执行对责任当事人的处罚。
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和其他资料。
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询问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进行赔偿调解。如果愿意调解,最多可以进行两次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