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3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经过车辆所有人的许可而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都应作为民事赔偿的主体。
如果未成年人未经车辆所有人的许可而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监护人将作为民事赔偿的主体。
如果车辆所有人对车辆的管理存在重大疏忽,无论是否经过许可,车辆所有人和监护人都将作为民事赔偿的主体。
如果车辆所有人同时也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论是否经过许可,监护人将作为民事赔偿的主体。
1. 向122指挥中心报警,122指挥中心接警后,通知值班民警。
2. 进行伤者抢救,保护现场,并初步了解案情。
3. 判断是否为道路交通事故。
4. 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
5. 根据事故情况作出事故认定,如果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将追究刑事责任。
6. 宣布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的权利。
7. 判断是否共同申请调解。
8. 组织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损害赔偿调解书》。
9. 根据违法事实作出处罚。
1. 提供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以及有效期内的商业保险单据。
2. 提供工资证明、户籍证明、诊断证明、药费单据和车物损失证明。
3. 对于死亡事故,提供死亡注销证明和死者家庭成员户籍证明。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勘验、检查现场后的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的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当在检验、鉴定或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的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详细说明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复核申请后的三十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复核决定一次为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后的五日内,依法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如果存在逃逸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当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处理,也可以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同意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或者经调解后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