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死有无精神损害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致死有无精神损害赔偿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13

 
65716

交通事故致死是否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死者的近亲属有权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遗体受到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如果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其他近亲属也可以代为提起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要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
  2.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3. 双方责任因素
  4.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侵权人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

在考虑精神损害赔偿时,需要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以及具体情节。这包括侵权的手段、行为方式、场合、次数和持续时间等。还需要考虑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等因素。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的程度和影响。如果损害是短期的、长期的或永久性的,以及对受害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程度。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赔偿数额应相对较高。此外,还需要结合受害人的受伤情况和评定,等级越高,赔偿数额越高。

双方责任因素

在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中,如果被害人是故意的,可以免除驾驶方的责任。如果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后果有过错,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此外,还需要考虑认定书中对双方责任的划分。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人的身份、社会地位、知名度、性别、年龄、职业情况、家庭状况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赔偿义务人为自然人还是单位、法人,以及支付能力和执行可能性等。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精神损害赔偿中,需要考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贫困地区,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弥补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并对加害人起到惩罚和教育作用。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赔偿金额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应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延伸阅读
  1. 车祸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规定
  2.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3.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民事赔偿协议书
  4.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能获得多少赔偿
  5. 交通肇事免刑的条件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的可撤销性
  2. 小事故逃逸处罚的法律后果
  3. 送外卖晚上开车撞人怎么办
  4. 酒驾处理期限是多少
  5. 补充侦查的期限和补充侦查次数
  6. 劳动工伤赔偿法律指南
  7.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让公司赔偿离职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