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常见的几个问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21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机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也就是说,当损伤治疗终结时,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部门的选择
一般来说,伤残鉴定部门不接受个人委托。因此,在申请伤残鉴定时,可以选择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委托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
选择合格的鉴定机构
为了确保伤残鉴定结果被法院认可,应选择在人民法院备案的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委托鉴定的方式
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委托鉴定。在事故处理阶段,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在人民法院诉讼阶段,可以由人民法院委托鉴定;如果委托律师代理赔偿,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如果通过双方调解解决,可以由车辆承保的保险公司委托。
办理伤残鉴定所需材料
办理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鉴定申请书;2. 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 从治疗医院借阅复印的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4. 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时,还需要携带鉴定人的身份证、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5. 如果治疗尚未终结,但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应在申请书中说明;6. 鉴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鉴定费用。
伤残鉴定的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的规定,伤残鉴定的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建议
在进行伤残鉴定时,应以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的结果为准。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果三日内重新委托鉴定。
深度解答
伤残鉴定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对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伤残级别会导致不同的赔偿数额差异,因此伤残鉴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对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申请重新鉴定。重新鉴定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或事故当事人提起的方式进行。伤残鉴定是基于客观检验的评价过程,用于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等级。因此,鉴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鉴定程序必须合法,鉴定结果必须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