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29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的十五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应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评定伤残等级。如果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
办理伤残评定的程序一般如下:
交通事故伤残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级(10%),每级相差10%。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时机,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有的规定是自受到伤害之日起6个月,也有的是3个月,还有的规定是1年,甚至更长。根据人身伤害的起诉时效为1年,并且起算点为: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因此,一些受害人在受到伤害后如果在1年后经鉴定没有伤残,可能会面临权利睡眠之争,有的因为疏忽而错过了诉讼时效。
伤残鉴定一般在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后进行。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的规定,腿部伤害一般需要等待3个月,头部伤害则需要等待6个月后咨询具体的鉴定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