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法律知识

买卖合同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63237
合同中违约的情况不乏出现。但是合同违约的责任也分为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以及赔付原则三种类型。分别是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在整理有关买卖合同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4条第4款规定“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由此看来,我国法律关于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的原则是“没约定,就法定”。如果双方当事人有约定则从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没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则出卖人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要求买受人支付逾期付款利息。

(二)合同明确约定了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合同主体约定了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应按约定数额给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主体约定了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应按约定方法计算违约金;如果合同主体只约定了违约金,但没有约定具体数额,也没有约定计算方法,则视同无约定,并按照未约定情形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违约金不能仅局限于"违约金"三个字眼,如果有“滞纳金”、“赔偿金”,甚至是“罚款”等约定时,且从合同全文分析符合合同法中对违约金的规定,就应遵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按照违约金进行处理。

虽然法律授予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权利,但基于我国违约金以赔偿性为主。《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同时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即当合同当事人认为约定违约金过高时,可以请求法院依法核减;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违约金是否过高进行释明。

对于买卖合同中逾期付款的情况,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收取一定的滞纳金。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则应该按照合同规定来。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买卖合同提存是如何规定的
  2. 房屋买卖合同的根本性违约及其责任承担
  3. 宠物买卖合同
  4. 二手房买卖合同是不是需要夫妻双方签字
  5. 房子涨价卖方反悔不想卖,买房一方损失怎样争取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免责事由的定义与分类
  2. 当事人约定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额的法律规定
  3. 合作协议
  4. 定金条款的效力及合同有效性
  5. 什么是预期违约和届期违约
  6.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有哪些
  7. 延期交房违约金怎么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水果买卖合同范本
  2.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