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7-21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没有按照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限履行支付金钱义务,就需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在按照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的基础上再增加1倍。这个利息的计算是在法院的判决生效后开始的,因为这是由于债务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而导致的利息。因此,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利息发生的时间是特殊的。其次,这个利率是法定利率,不同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利率。这个债务利息是在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这表明这个利息除了弥补债权人在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损失外,还具有一定的惩罚性。
迟延履行债务利息适用于金钱债务的执行,被执行人承担迟延履行责任的起算时间是从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而不是从法院执行通知书中指定的被执行人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因此,即使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内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义务,但如果超过了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申请执行人仍有权要求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的债务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