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07
1、职务授权行为(依法执行公务)
指的是根据法律授权和相关规定,在必要情况下因行使职权而对他人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行为。
条件:合法授权;合法执行职务的程序和方式;执行职务的活动是必要的。如果不造成损害,则不能执行职务。
2、正当防卫
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采取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构成要件:现实性;必要性;针对性;目的性;合理性。
3、紧急避险
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不采取的对他人造成较小损害的行为。
构成要件:危险的紧迫性;避险的必要性;避险行为的合理性。
1、受害人的过错
受害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或扩大存在过错。这会产生两种情况:
部分免除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可以减轻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全部免除责任(只要受害人对侵害结果的产生存在过错或故意,就可以完全免除行为人的责任。例如,高度危险作业导致损害,只有受害人故意才能免除行为人的责任;饲养动物导致损害,如果损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不承担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2、第三人过错
第三人过错的法律后果是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当第三人的过错是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时,第三人过错是免责的事由。如果第三人的过错是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且加害人的行为也是造成损害的共同原因,那么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可以减轻。
根据《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八条,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不可抗力
确定不可抗力的标准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要求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只有在不可抗力是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的情况下,才可以免除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九条,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