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2-25

 
62216
对于劳动合同,我国法律规定要进行履约能力审,调查合同主体履约能力,那么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关于劳动合同怎么审查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劳动合同怎么审查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履约能力审查规定

审查对方当事人的情况

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时,需审查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时,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等,需审查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方当事人为其他组织,如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分支机构等,无独立法人资格,需审查其《营业执照》,对于分支机构还需审查其总公司的相关情况。

调查合同主体履约能力

实现合同利益不仅需要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还需要合同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因此,审查对方的合同履约能力同样重要,如资信情况、商业信誉、历史履约情况等。

审查对方签约人的资格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加盖单位公章生效。因此,对于这类人员签订的合同无需另外授权,除非相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合同超越权限订立外,否则该合同是有效的。然而,不能因为是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就可以掉以轻心,应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并与《营业执照》上的姓名进行核对。当签约人为委托代理人时,应审查是否有授权委托书或单位介绍信,并注意授权是否清楚,权限的范围及是否已失效。

当事人履约能力审查内容

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的性质、所处的经济时期,以及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阶段。人员构成和营业额也是基本情况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人员的组织结构比例和成本与利润的比例,可以初步了解该企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

注册资本和净资产

这是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财产基础。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与实际经济能力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单纯以此作为判断标准。

法定地址

法定地址是合同当事人经营活动的中心,其有无往往能反映当事人其他方面的情况,并为其他方面的调查工作提供线索。同时,一旦发生纠纷,法定地址也是送达法律文件的确定标准。

公司账号

公司账号是在发生纠纷时确定对方资产的最有效途径。

延伸阅读
  1. 采购委托合同
  2. 国际贸易合同洽谈中的实际履约能力考虑
  3. 担保合同的不安抗辩权
  4. 合同编号
  5. 购方与销方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2.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3.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电脑销售合同模板
  2. 家具销售合同范本
  3. 服装销售合同范本
  4. 钢材购销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