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获得的补偿款可以继承吗,属于遗产的继承范围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拆迁安置获得的补偿款可以继承吗,属于遗产的继承范围吗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28

 
6185

公房拆迁安置补偿是否能作为遗产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因此,要成为遗产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第二,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第三,合法财产。

然而,公有房屋的承租人并不是房屋的所有人,他们只享有居住使用的权利,没有所有权,因此房屋不属于其个人合法财产。如果承租人在房屋拆迁前去世,由于其身份无法获得补偿,这一身份利益也无法作为遗产分割。

公房拆迁安置补偿的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公有租赁房屋拆迁引发了许多争议,但大多数是因为享有签约权利的承租人在获得补偿后私自处置或占为己有所引起的。实际上,公有房屋的租赁权利是居住权利的一种体现,它可以转化为财产权利。享有该房屋居住权利的人对该房屋引发的财产权利享有一定份额。认为承租人是房屋唯一权利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对物权的误解。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也就是说,对于拆迁公有租赁房屋的情况,拆迁人需要与房屋的承租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而该房屋内的其他居住人虽然享有被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利益,但无权与拆迁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公房的“同住人”定义与情形

“同住人”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员:

1、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

2、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时在该房屋处已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

3、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结婚、出生可以不受上述居住一年和他处有无住房条件的限制。

以下情况可视为“同住人”: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因结婚居住的,即使居住未满一年,也视为同住人。但在取得拆迁补偿款后,一般无权再主张本市其他公房拆迁补偿款的份额;

2、在本市无常住户口,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因结婚居住满五年的,也视为同住人,可以分得拆迁补偿款;

3、在被拆迁公有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因家庭矛盾、居住困难等原因在外借房居住,他处也未取得福利性房屋;

4、在房屋拆迁时,由于服兵役、读大学、服刑等原因,户籍被迁出被拆公有居住房屋,且在本市他处也没有福利性房屋的。

公房拆迁后,承租人的继承权

在公房承租人死亡后,其他居住人往往会争夺承租人的身份。因为承租人决定了谁有权与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根据法律规定,公有居住房屋的承租权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继承的,不会因承租人的死亡而丧失,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配偶和直系亲属可以继续履行租赁合同。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履行承租。也就是说,原承租人的家庭成员中,只要具备与原承租人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条件,就可以继续承租该房屋。

延伸阅读
  1.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补偿费的发放时间
  2. 高压电塔征地怎么补偿
  3. 企业放弃拆迁商铺怎么补偿
  4. 达州麻柳镇拆迁怎么赔付
  5. 宅基地征收拆迁,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农村房屋安置补偿费的发放时间
  2. 拆迁补偿款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3. 酒店式公寓拆迁怎么赔钱
  4. 在征地拆迁中,补偿款被截留怎么办
  5. “一户多宅”拆迁,如何确定安置补偿款
  6. 户口不在地还在,征地安置补助费给不给
  7. 公房拆迁:有户口就有拆迁款吗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