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28
1993年,郭某与杨某夫妻共建了一栋200余平方米的二层房屋。2000年8月,他们办理了房屋所有权登记,登记在郭某一人名下。2008年2月27日,杨某以郭某的名义与刘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将该房屋以3.3万元的价格出卖给了刘某。合同签订后,刘某按合同要求将购房价款全部支付给了杨某,并获得了房屋及相关证件。郭某得知后,以未征得他同意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要求刘某返还房屋及相关证件。
对于杨某以郭某名义出卖房屋是否构成夫妻表见代理,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7条规定,该房屋是郭某与杨某夫妻共同所有财产。在刘某与介绍人一起去郭某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杨某已拟好了合同。因此,刘某有理由相信房屋买卖合同是郭某与杨某的共同意见,杨某出卖房屋的行为构成夫妻表见代理,该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虽然郭某与杨某是夫妻关系,但仅凭夫妻关系不能认定杨某的出卖行为是夫妻表见代理。必须有使刘某相信杨某有代理权的表征。然而,在本案中,郭某并未向刘某表露由杨某全权处理房屋买卖事宜,也无证据证实郭某知情后未表示反对。因此,杨某的行为不构成夫妻表见代理,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17条规定,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财产的处理权分为两类。一类是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另一类是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对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的,需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在本案中,杨某以郭某名义出卖房屋并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属于重要处理决定,因此需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然而,郭某并未向刘某表露出卖房屋的意思,杨某的行为没有使刘某相信她有代理权的表征。因此,杨某与刘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综上所述,本案中杨某的出卖行为不能构成夫妻表见代理。杨某与刘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和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刘某应返还房屋及相关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