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04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权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行使。合同的履行地是与案件管辖法院相关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于买卖合同的履行地的规定相对复杂。在这里,我将对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归纳和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货币支付应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规定,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交货地点的,应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如果没有约定,应根据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如果采用送货方式,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如果采用自提方式,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如果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如果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应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货币支付应在接受给付一方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应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1.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应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
2.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在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应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如果当事人未按照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或者变更原合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仍应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
3. 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并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不依据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
综上所述,根据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我们可以归纳出确定合同履行地的程序。实际上,1996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废除了1992年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如果有明确约定的履行地点,应根据约定进行确定。如果在实际履行中双方一致认可变更了约定地点,应以变更后的约定地为合同履行地。
二、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
1. 如果约定了交货地点,应以交货地点为履行地。
2. 如果没有约定履行地点或约定不明确,并且未实际交付货物,或者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不依据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
以上是对确定合同履行地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的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