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诉讼解决合同纠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怎样通过诉讼解决合同纠纷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16

 
60371

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启动的前提不同

仲裁程序的启动需要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并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而诉讼则只需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可提起诉讼。

受案范围不同

仲裁机构一般只受理民商、经济类案件,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等。而人民法院对上述案件均有管辖权。

管辖的规定不同

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仲裁机构。而人民法院分为四级,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具有监督、指导的职能。

选择裁判员的权利不同

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而在诉讼中,当事人无权选择审判员。

开庭的公开程度不同

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可以协议公开。人民法院审理一般应当公开进行,但有特殊情况除外。

终局的程序不同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立即生效。但劳动争议仲裁是个例外,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才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强制权力的不同

仲裁机构无权行使强制措施,只能由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可以对干扰诉讼活动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

仲裁与诉讼的利弊

仲裁和诉讼制度各有优劣势,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我国基本的法律裁判程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1、效率方面: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加高效。仲裁的受理和开庭程序相对简单,裁决立即生效。而诉讼需要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并且案件数量增加导致诉讼时间较长。

2、灵活性方面: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加灵活。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仲裁的时间和地点。而诉讼则基本确定了受理的法院、审判员、审判的程序、时间及地点。

延伸阅读
  1. 房屋产权年限的法律规定
  2. 合同纠纷变更法人后怎么处理
  3. 土地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
  4.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5.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
  2. 定金担保合同
  3. 一、房租上涨房东欲变更租期怎么办
  4.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有效吗
  5. 抵押合同的定义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代理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呢
  7. 签订担保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借款中的高额利息纠纷
  3.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情形
  4.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5. 劳动纠纷诉讼
  6. 技术转让合同纠纷处理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热门合同下载

  1. 委托代理采购合同范本
  2. 笔记本采购合同范本
  3. 火锅店劳务合同范本
  4. 汽修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