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14
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避免因人情关系而缺乏对被担保人的充分信用调查,盲目签署合同。否则,当被担保人无力偿还债务时,担保人将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而后悔莫及。
行政命令担保,即领导干预担保,违背了自愿原则。在确定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的担保以及担保债务的范围等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由领导干部通过行政命令或干预来确定的。这种做法容易引发纠纷。
贿赂担保是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例如,某人在某地办了一个建材厂,因急需流动资金,向某局领导提出请求:“我们厂急需10万元资金,贷款机构方面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只缺担保人,事成后再给你1万元。”该领导以该局名义提供担保,然而该建材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停产,该领导因此受到查处,该局也遭受损失。
一些人在签署担保合同时,未对被担保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也未明确约定担保范围、责任期限和责任方式,盲目盖章并以“反正自己贷款自己还,我只不过盖个章办个手续而已”为借口。直到问题出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我国《担保法》规定,只有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才有资格担任担保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不能作为担保人。如果由这些单位或组织担任担保人,由于不符合主体资格,将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