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22
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顾问,我们建议建立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的具体操作模式。考虑到企业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订单、往来传真等法律文书。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基本代理合同+补充协议、数据电文”模式。
首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与委托人签订基本委托合同,该合同应明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地位、代理事务、委托人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权利义务,以及补充协议、数据电文的定义、法律效力、准据法和争议解决等条款。这将成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主张权利的基本依据。然后,双方可以在日后达成的补充协议、数据电文等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合同条款,形成“基本委托合同+补充协议、数据电文”的合同模式。
在解决纠纷时,确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关键难点。我们建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正视“收取1~3%的手续费,却要承担100%的风险”的问题。在制作国际货运代理合同时,根据企业获得批准的业务经营范围,明确约定其作为“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代理人”或“作为独立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范围,为争取合法权利奠定基础。
此外,为明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责任范围,应根据相关法规,结合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中的约定,明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代理事务内容或独立经营事务内容,并分别对其承担法律责任的范围进行明确的约定。例如: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受托人可以转委托,但需要经委托人同意。在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为了提供满意的服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常需要将受托事务转委托给第三方。为避免纠纷后货主不承认转委托的口头许可,我们建议在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中书面明确约定,货主同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具体业务进行转委托,并授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选任转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