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21
在判断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有无是核心。目前,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标准主要有三种。
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常住户口是否存在为判断标准。
以户口和是否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长期生产、生活为判断标准。
以是否与本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事实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管理关系为判断标准。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该问题并未做统一规定,各地具体做法存在差异。下面总结了不同情况的认定标准:
农村村民在外出务工、经商前仍保留成员资格。
大中专在校生虽然将户口迁至学校,但仍以原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为基本生活来源,应保留成员资格。毕业后在外工作且有生活来源的学生,虽未迁户口至工作地,但不应以农村户口确认其分配资格。
已进入本集体经济组织实际生产、生活且常住户口保留在原集体组织所在地的人员应被认定具有成员资格。
新出生人口未办理户口手续或虽已办理但未分得责任田的,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其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因此不应以户口手续未办理为由拒绝分配。只要确认征地补偿费产生于其出生之后,应认定其具有分配资格。
只要超生子女的落户合法且经过行政部门处理,应享有与本村村民同等待遇,不得剥夺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即使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这些人员仍以原集体组织农村土地为基本生活来源,应享有与村民同等待遇。已提干的人员在部队不再享有村民同等待遇。
回乡退养人员虽在集体经济组织实际生产、生活,但不以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为生活保障,因此不应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