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8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合同上所载的金额。为了减少纳税额,当事人可以通过合理筹划,将各项费用及原材料等的金额从合同所载金额中减除,压缩合同的表面金额。
例如,企业甲和企业乙欲签订一加工承揽合同。由于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是加工或承揽收入,而且加工或承揽收入额是指合同中规定的受托方的加工费收入和提供的辅助材料金额之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委托方自己提供辅助材料或由受托方提供辅助材料的方式,将辅助材料金额压缩。具体做法是先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将部分或全部辅助材料转移所有权,然后再签订加工承揽合同,使合同金额仅包括加工承揽收入。
金额压缩筹划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印花税的筹划,例如在互相以物易物的交易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供优惠价格,使合同金额下降到合理的程度。但需要注意,筹划的幅度应在合法范围内,避免被税务机关调整价格,导致税负更重。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些经济合同的计税金额无法最终确定。为了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税法采取了一些变通的方法。例如,对于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可以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按实现利润多少进行分成;对于财产租赁合同,只规定了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对于这类合同,可以在签订时先按定额贴花,后续根据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这为纳税人进行避税筹划提供了条件。
模糊金额筹划法是指在签订数额较大的合同时,有意地使合同上所载金额不最终确定,以达到少缴纳印花税税款的目的。
举例说明,某设备租赁公司欲和某生产企业签订一租赁合同,租金每年200万元。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租金200万元,则两企业均应交纳印花税。但如果合同仅规定每天的租金数,而不具体确定租赁合同的执行时限,则两企业只需各自缴纳定额的印花税,余下部分在结算时才缴纳,从而达到了节省税款的目的。这样做可以获得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来说是有利无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