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法院管辖约定无效的情形是怎样的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8
人们在解决合同纠纷时,通常会采用协议管辖的方式选择管辖法院,从而解决合同纠纷,但是协议管辖违反法律规定的,可能会无效。那么,买卖合同法院管辖约定无效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协议管辖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一、协议管辖的概念和形式
我国《民事诉讼状》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协议管辖的内容和限制。协议管辖是指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以书面形式约定管辖法院的一种方式。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合同中的条款或单独订立的管辖协议来约定管辖法院。
二、协议管辖的有效性问题
在实践中,一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协议管辖的规定存在理解不足,导致合同双方达成的协议管辖条款无效。具体表现为:
- 协议管辖约定不采取书面形式的无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诉前达成的选择管辖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约定是无效的。
- 协议管辖约定不明确的无效。如果约定中存在模糊的表述,例如“发生合同纠纷由供方所在地处理”,无法确定是向供方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还是向供方住所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种约定是无效的。
- 协议管辖约定两个以上法院管辖的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合同双方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的五个法院中选择一个法院,约定超过两个法院或不在上述五个法院范围内的管辖是无效的。
- 合同中约定既诉讼又仲裁的无效。如果合同中同时约定向某一法院提起诉讼和向某一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这个约定是无效的。
- 按次列举几种合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无效。如果在合同中约定了多种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例如自行协商、向人民调解中心请求协商、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这种约定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管辖确定性原则,也违反了《仲裁法》总则的规定,因此是无效的。
-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达成的管辖协议无效。如果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通过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双方达成管辖协议,这个协议是无效的。
- 仅一方当事人作出书面意思表示的无效。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诉讼管辖,但另一方未作书面表示同意,这个约定是无效的,除非口头同意、诉讼后仍然承认,或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书面管辖异议。
- 协议管辖违反《民事诉讼法》的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无效。合同双方只能对第一审法院管辖的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协议,不得对第二审法院管辖的合同纠纷案件和专属管辖纠纷案件进行协议。
- 只有经济合同纠纷适用协议管辖的规定。协议管辖只适用于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合同,其他涉及身份关系民事协议、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劳动法律关系的合同不能适用协议管辖。
- 其他被法院确认为无效的协议管辖。如果协议管辖约定被法院确认为有效,即使合同无效,也应按合同双方约定的法院管辖;如果协议管辖约定被认为无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三、异议提出和审查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时,应在提答辩状的法定期限内(15日)书面提出。人民法院应对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应裁定驳回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