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11
以租代购的车违约金属于民事纠纷,不交不会判刑。
一般认为,现行合同法所确立的违约金制度是不具有惩罚性的违约金制度,而属于赔偿性违约金制度。即使约定的违约金数额高于实际损失,也不能改变这种基本属性。关于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单纯的惩罚性违约金,合同法未作明确规定。通说认为此种约定并非无效,但其性质仍属违约的损害赔偿。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然而,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因此,法官有权自由裁量违约金的增减。
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还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然而,如果当事人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在合同法生效前,违约金和赔偿金可以并用,主要是为了充分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在判令违约方承担违约金后仍不能补偿受害方的损失。然而,在合同法生效后,违约金的赔偿性质变得明确。特别是在确定了违约金数额调整制度后,可以完全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因此已经没有必要规定违约金与赔偿金并用。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合同法确定的违约责任制度确定了其补偿性质,而否定了其惩罚性质。不管是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金还是赔偿金,其目的都是补偿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属于赔偿金的预定。基于此,违约金与赔偿金不能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