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17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在商务往来中,我们建议使用书面形式的合同书,而不是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合同。
如果在书面合同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双方应共同确认并共同加盖公章。如果修改的内容是对一方权利的限制,被限制方至少应盖章;如果修改的部分对某一方有利,则应由获利方的对方盖章。
合同的修改并不是消除原合同,设立新合同,而仅仅是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某些权利义务的内容进行修改。合同变更与原合同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变更后的合同只是内容发生了改变,而主体并未变化。如果合同的主体发生变化,那么变更后的合同与原合同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合同。
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更改是指通过设立新的合同来取代旧的合同,旧的债权债务被消灭,设立了新的债权债务。而合同变更是指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非要素进行修改,合同的同一性并未丧失。
要区分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改的关键在于确定修改内容是否是合同的要素。要素变更指的是合同中重要部分发生变化,例如合同标的的改变、履行数量的巨大变化、价款的重大变化、合同性质的变化等。非要素变更指的是合同中非重要部分的变化,例如标的物数量的少量增减、履行地点的改变、履行期限的顺延等。
根据当事人的意思和一般交易观念,判断合同变更是否导致重要部分的失去同一性。如果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和交易观念认为变更使合同关系失去同一性,即为要素变更;反之,非要素变更未导致合同关系失去同一性。
综上所述,合同的修改应当根据合同的要素来确定是否需要盖章。对于非要素变更的合同,合同的同一性并未丧失,原合同的利益和瑕疵仍然存在,只需要以补充协议的方式修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