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后有什么法律责任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19
合同纠纷一直是人们头痛的话题,签合同的时候,一般都是气势昂扬的选择好做什么规划来完成合同,对于合同生效以后是可以进行合同的履行。对于合同不再履行的话,合同终止后有什么法律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您的阅读。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责任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原因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可以归纳为三类: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基于合同目的的消亡、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合同权利义务的消灭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导致合同关系的消亡,同时合同的担保和其他权利义务也随之消失。合同的担保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其他权利义务包括违约金债权和利息债权等。
负债凭证的处理
负债凭证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证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债权人应将负债凭证返还给债务人。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凭证已经丧失,无法返还,应向债务人提供证明债务已经消灭的凭证,该凭证应由公证机构等进行认证。
合同终止后的义务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并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第92条)。例如,离职的雇员仍应对公司或雇主保守商业机密;房东在租赁合同终止后仍应允许租户在适当位置张贴搬迁通知。如果当事人违反合同终止后的上述义务,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合同终止的情形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也称为合同的终止或合同的消亡,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再存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消失。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 债务已经履行
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
2. 合同解除
合同被解除。
3. 债务相互抵销
债务相互抵销。
4. 债务人提存标的物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 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
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7.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终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