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8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通过租赁土地获得的收入,通常以年为单位支付。这些租金是农民土地的唯一收入来源。
与此相反,土地托管是指农民聘请长期劳动力来帮助耕种土地,无论收入多少,农民都会支付托管费用。
一、不放心将土地托管给他人
尽管土地托管的对象通常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他们不仅要懂得技术,还要有责任感。然而,目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土地耕作主要依靠人工劳动。一旦将土地托管给他人,农民对非自家土地的关注程度就会降低。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在种植和收获季节忙碌一段时间,而对于田地的管理、除草和施肥等工作则不太重视,导致田地的产量也不理想。
二、托管费用较高
目前农村的土地托管费用相对较高,再加上一年的化肥、种子、农药以及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机械的费用,总支出相当可观。
三、托管难度较大
真正具备接收土地的人才通常具备较高的素质,他们需要具备技术知识、耐劳能力、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对各方面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农村缺乏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农民想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托管人员确实比较困难。
四、托管存在风险
土地托管与土地流转不同,土地租赁给他人后,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农民都可以避免耕种土地的烦恼,至少在租赁期内仍然可以获得收成。然而,一旦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有的甚至无法收获,农民的收入将归零。
五、粮食价格不稳定
近年来,粮食价格不稳定,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每斤只值几毛钱,小麦价格也是如此。即使将土地托管给懂技术的人才,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以低价出售,农民的收入仍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尽管一年将土地托管出去,农民仍然需要关注耕作情况,但最终的收入并不理想,扣除托管费用后所得收益有限,因此他们不愿意盲目尝试。
要真正实施土地托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农民需要留住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以确保他们对土地的托管工作安心放心。
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以增加农民的信心和安全感。
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对粮食价格进行适当调控,以保障农民的利益。
只有将这些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土地托管才有可能在农村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