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9
合同终止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当事人双方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因此消灭。
当事人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下,根据情势变化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导致合同消灭。
合同因提存而消灭。
合同因混同而消灭。
合同因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而终止。
合同因抵销而终止。
解除合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合同的意愿。
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无需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若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无权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当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如不同意解除,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能否解除合同。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如果未办理相关手续,合同无法解除。例如,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如发生严重亏损、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规定的义务、不可抗力等情况,经合营各方协商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方可终止合同。若未履行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手续,则中外合资经营合同无法解除。
合同解除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消失。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履行情况,指根据履行部分对债权的影响。如果债权人的利益不需要通过恢复原状来保护,恢复原状并非必要。然而,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对债权人没有意义,可以要求恢复原状。
根据合同性质,指根据合同标的的属性。对于不可能或不容易恢复原状的合同标的,无需恢复原状。这种情况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