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证金可以提存吗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8-02
为了保证合同能够得到顺利履行,防止一方当事人因为违约行为给自己带来损失,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可以要求提供保证金。那么,合同保证金可以提存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保证金的提存问题
保证金的定义
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留存于对方或提存于第三人的金钱。合同保证金可以作为担保合同履行的一种形式。
保证金的形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保证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其债权的实现而要求另一方提供的保证金。另一种形式的保证金是指在合同成立时,为保证各方履行义务而向共同认可的第三人(通常为公证机关)提存的保证金。
保证金与定金的区别
保证金与定金类似,都可以作为担保合同履行的形式,但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首先,保证金没有定金的双倍返还功能。其次,定金的作用功能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而有所不同,比如作为合同订立的保证、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成立的证明或合同解除的代价等。而保证金不具备这些功能。
保证金的时间和数额
保证金留存或提存的时间和数额没有限制。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履行前或合同履行过程中提存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可以相当于债务额,不像定金那样受到总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总价款的20%的限制,并且必须在合同约定时或者合同签订前给付。
保证金与定金、押金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约定,订金、押金或者保证金都不具备定金的性质,也没有双倍返还的特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当事人交付的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如果没有约定定金的性质,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时,法院不予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合同的约定,有时这些款项在性质上就是一种定金。此外,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并用。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建议
在经济生活中,当事人应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或违约金的使用方式。但必须明确的是,如果选择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定金的性质,并且约定必须符合法律关于定金限额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和违约金在内容和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签订合同时,当事者应充分理解这些差异,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