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解除权的原因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失去解除权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12

 
54723

失去解除权的原因

合同的解除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用于终止双方的债务关系。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该审查当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权以及解除权行使是否正当合法。在判定这一问题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违反诚信原则

公平与诚实信用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都应遵循公平和诚信原则。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与否可能涉及当事人的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此外,某些条件的成就与否也可能受到当事人的人为活动的影响。因此,对于条件成就与否的判定,不能简单地看结果,还需要分析是否违背了诚信原则。

二、是否违背合同目的

合同的订立目的是使双方都能获得预期的利益,而期望解除合同则与订立合同时的初衷相悖。一般情况下,除非解除合同能给一方当事人带来比履行合同更大的利益,否则当事人通常会选择继续履行合同。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解除合同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购房机会。但是,这种追求解除合同的行为可能违背了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所共同追求的目的。

三、是否能够返还原物

合同解除后,除非合同根本未履行,双方都有义务进行返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合同履行期间的变化,返还的物品可能已经不是合同签订时的原物,而是经过改造的特定物。因此,法律上认为购买者已无法返还原物,即使不考虑装修,购房者使用房屋的时间也使房屋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解除权的限制

解除权的行使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解除权的行使会引起合同关系的重大变化,长期不行使解除权会使合同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当事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因此,对解除权的行使需要加以控制或限制。

一、在法定或约定期限内行使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权可以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行使。无论是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都属于除斥期间,解除权在预定存续期间届满时消灭。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期限应明确写入合同中。当有法律规定的解除期限时,当事人也可以通过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来改变法定解除期限。

二、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

当法律没有规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时,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可以在对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如果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不行使解除权,解除权将消灭,合同关系继续存在,当事人仍然需要按合同履行义务。然而,《合同法》并没有具体规定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是多长时间,只是规定为"合理期限"。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这个合理期限。

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合同并由一方承担完全责任可能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和行政配套工作来纠正,并通过补偿措施来弥补购房人所受到的经济损失。

延伸阅读
  1. 公司以搬迁理由解除二十几年的老员工违法吗?
  2.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3.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权行使方式
  4.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5. 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条件
  2.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3.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4.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5.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6.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7. 出卖人依法提存货物,谁负担提存费用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