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存在哪些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法律知识

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存在哪些问题

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4-12-03

 
54039
移动电话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类的沟通,而电话要正常使用需要有电话卡,使用人需要与电-信公司签订服务合同,而电-信业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那么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存在什么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涉嫌免除运营商的协助义务

在使用宽带业务时,消费者拥有一个宽带接入账号和密码。如果消费者因保管不善导致账号和密码被盗用并造成损失,合同中规定由客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涉嫌免除运营商的协助义务。

问题二:涉嫌违反公平交易原则

根据《合同法》规定,用户在违约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然而,大多数电-信运营商将趸交款余额作为违约金,加重了消费者的违约责任,明显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问题三:涉嫌排除消费者的选择权

在参与相关优惠活动期满后,运营商规定用户只能在修改后的资费方案和经营者提供的其他资费方案中作选择,未与消费者协商,涉嫌排除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问题四:涉嫌加重消费者责任

合同中注明“因XXX因素造成的损失,一切后果由甲方(消费者)承担”,其中,“一切后果”语意含混,涉嫌随意加重消费者责任。

合同格式条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地位不对等

电-信行业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具有难以撼动的支配、垄断地位,而普通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地位不对等为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的签订提供了便利,也导致了电-信运营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合同格式中设置不平等条款。

原因二:维权艰难

相较电-信运营商,普通消费者缺乏法律法规知识,难以发现合同格式条款中的不公平条款。加之处于弱势地位、高昂的维权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即便知晓不公平条款的存在,最终也不得不选择放弃维权,助长了不公平条款的继续存在。

原因三:法律依据少

目前,我国《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合同格式条款作了规定,但总体而言,针对合同格式条款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工商部门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工作时,主要关注涉及格式条款内容、格式以及备案要求,但具体的行政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较少,使得工商部门难以对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进行有效监管。

延伸阅读
  1.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
  2. 如何辨别格式合同条款
  3.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
  4. 非格式条款的定义和使用
  5. 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
  2.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3. 免责条款的成立条件
  4. 格式化免责条款的特点
  5. 海上拖航合同的常用格式
  6.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陷阱:补充协议效力优于合同条款
  7. 案例回顾: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