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定金如何约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30
定金约定过高,在出现违约情况而不能退回定金时,会给交纳定金一方造成不小的损失。如果定金过低,在能退回定金时又不能很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合同定金如何约定?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合同定金如何约定”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在合同中约定定金
定金的定义和作用
定金是指根据法律和合同规定,为确保合同的履行,一方预先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比例的货币或其他替代物。定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合同法第115条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5条规定,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可以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担保。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履行约定的义务,对方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未履行约定的义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就是合同法中所称的定金罚则。
担保法第91条规定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金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例如,如果甲乙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房屋价值为50万元,甲要求乙支付的定金不得超过50万元的20%,即10万元。
如何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违约金的定义和作用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违约发生后预先协商确定的除履行行为以外的支付金额。虽然违约金的约定由当事人自由决定,但是这种自由是受到限制的。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金额。而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过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金额。这样的规定旨在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定金和违约金的重要性
无论是定金还是违约金,都涉及到当事人在合同违约情况下能否有效获得救济的问题。合同中对定金和违约金的明确约定,有助于保障合同的履行和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如果您对此仍有疑问,本网站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