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交易合同一方违约怎么追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口头交易合同一方违约怎么追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06

 
53150
合同的双方通过说话讨论达成了交易合作,事后双方并没有就自己谈论的内容再次拟写合同,认为对方都应该清楚会按照之前双方谈论的内容执行,但是没有先到其中一方违约了。那么,口头交易合同一方违约怎么追究?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口头交易合同一方违约的追究

口头交易合同一方违约的情况下,可以将其纳入合同纠纷范畴,首先可以尝试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如果调解无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究违约方的责任。然而,口头合同由于缺乏证据支持,很难获得有利的结果。

口头合同的违约责任

在实践中,口头合同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文字凭据。例如,在商店购物时,人们有时会要求店主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然而,这些文字材料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相反地,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都应严格履行合同。如果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头合同,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形式的选择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选择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也可以用于订立合同或协议。

口头合同的成立条件

口头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 合同的订立没有使用欺诈或胁迫手段,不损害国家利益;
  3. 合同双方没有恶意串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4. 合同双方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5. 合同订立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 合同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7. 意思表示真实。

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口头合同即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

过错责任原则及其构成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合同违约责任发生后,只有违约方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违约方虽然存在违约事实,但没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就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增加了守约方举证的难度,增加了法院认定事实的难度,并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合同违约纠纷中,很难对违约方的过错程度进行准确的量化划分,这实际上给审判人员带来了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并且无法排除人情关系对过错责任认定的影响。

过错责任原则是基于行为人自身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它可以分为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前者要求受害人举证证明加害人存在过错,并且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后者要求加害人举证证明自身没有过错,并且自身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他人财产、人身,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

无过错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法院民事审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一方确实没有履行合同的事实,并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就可以认定该方存在违约行为,无需多次举证。这一原则的引入是合同法制度的重大改革。

违约责任的承担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1. 实际履行,包括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和非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但也有例外情况。
  2. 赔偿损失,指违约方因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应以自己的财产进行赔偿。适用赔偿损失的条件是,债务人存在违约行为,相对人因违约遭受损失,违约行为和相对人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赔偿损失与实际履行的关系

根据规定,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可以同时适用。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与支付违约金的关系

违约金本质上也是对守约方损失的补偿。如果已经支付了违约金,就已经对守约方的损失进行了补偿,因此不再适用赔偿损失的规定既不合理,也不方便操作。支付违约金是一种既有补偿性质又有惩罚性质的行为。在发生合同违约后,支付违约金和继续履行可以同时适用,互不排斥。除非法律或事实上已经无法继续履行,或者债权人放弃,否则违约方不能免除继续履行的责任。

关于定金

定金是合同的一部分,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确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金额的20%。超过这个比例的部分应视为无效。在履行合同时,定金应当收回或抵作价款。如果不履行合同,定金应双倍返还。

定金与违约金的关系,当事人可以同时约定适用定金罚则和违约金,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请求。

违约责任的免除

根据约定或法律规定,违约责任可以根据特定情况进行免除。发生合同违约后,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一些免责事由、法定事由以及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如果出现相关情形,根据约定或法律规定,可以免除相应的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合作公司拖欠不结款怎么处理
  2. 租房交了钱后来不想租了可以退钱吗
  3.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4. 原告起诉被告违约行为案件
  5. 借款抵押纠纷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
  2. 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回
  3.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规定
  4. 什么是要约引诱
  5. 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合同写口头承诺无效有法律效力吗
  7. 福建商铺纠纷怎么找律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民事欠款起诉状范本
  2. 居间合同起诉状范本
  3. 房产纠纷起诉状范本
  4. 合同违约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