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股份公司转让股权行为的刑民界限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非上市股份公司转让股权行为的刑民界限是什么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16

 
52928
【案情回放】

被告单位及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被告单位上海xx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敬路351弄2101室。该公司主要从事艾滋病药物的研发生产,但从未进行过生产和销售活动。被告人郑xx是xx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曾因犯非法经营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刑。

股权转让的背景及过程

2001年12月,为筹集研发资金,xx公司决定委托中介公司及个人向社会不特定公众转让自然人股东的股权。在此期间,被告人郑xx负责联系并委托多个个人和公司,包括**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天成投资实业公司、王*国、周*平、黄-浩等,转让自然人股东的股权。转让价格由郑xx和中介人员商定,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至4元不等。转让过程中,xx公司与受让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和《回购承诺书》,并提供了缴款凭证卡和收款收据。

募集资金的使用及后果

根据审计报告,xx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共计322万股,筹集资金超过1109万元人民币。这些资金被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支付中介代理费用。然而,xx公司在案发后无法回购股票或退还资金,导致投资者不满并引发了一系列投诉和上访事件。最终,公司的土地和房产被查封。

各方观点及法院判决

公诉方观点:

公诉方指控xx公司未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并且数额巨大。被告人郑xx作为公司主管人员,其行为构成擅自发行股票罪。

辩护方观点:

辩护方认为,国家法律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转让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本案不构成刑事犯罪。他们认为股权转让是公司与受让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处理。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单位xx公司违反了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未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委托他人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被告人郑xx作为公司主管人员,其行为也构成了擅自发行股票罪。法院判决被告单位xx公司犯擅自发行股票罪,罚款人民币30万元。被告人郑xx犯擅自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法官回应

本案为上海首例擅自发行股票案,经过综合分析,本案被告单位及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擅自发行股票罪。国家法律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转让一直有限制性规定,被告方的转让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受让人属于不特定对象,转让股权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转让行为采用了公开形式,并且转让过程中的运作模式不规范。因此,本案的定性是正确的。

延伸阅读
  1. 股票的定义和功能
  2. 新三板的定义和购买方式
  3. 股份公司股权可自由转让吗
  4. 新三板挂牌上市流程及阶段
  5. 新三板是什么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