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要约人做出承诺的形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受要约人做出承诺的形式有哪些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24

 
52808
在很多时候要约人可能会做出一些承诺,那么要约人作出的承诺形式是怎样的?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哪些条件会构成承诺?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条件下能够构成承诺

构成承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因为要约和承诺是相对人的行为。即使第三方知道要约内容并表示同意,也不能被视为承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无论是受要约人本人还是代理人,其承诺具有同等效力。

2、承诺必须在有效时间内作出

有效时间是指要约规定了答复期限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承诺即为有效时间;如果要约没有规定答复期限,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承诺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因此,任何第三者对要约人所做的"承诺",超过规定时间的承诺(也称为"迟到的承诺"),以及内容与要约不一致的承诺都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这些承诺必须经过原要约人的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

承诺可以以书面方式或口头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承诺应与要约方式相应,即要约以何种方式进行,承诺也应以相同方式进行。对于口头要约的承诺,除非要约规定了期限,否则沉默不能视为承诺。承诺的效力表现为要约人收到受要约人的承诺时,合同即成立。对于口头承诺,要约人了解时即生效。非口头承诺的生效时间应以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一般认为,承诺和要约一样允许在送达对方之前或同时撤回。但迟到的撤回承诺通知不会撤回承诺的效力。

受要约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做出承诺

根据《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1、通知的方式

承诺的方式应符合法律或要约的规定。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方式,应根据交易习惯和交易性质确定承诺方式。一般情况下,受要约人接受要约应向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承诺通知应采用明示方式,沉默或不作为一般不构成承诺。根据要约的规定、当事人之间确立的习惯做法或惯例,受要约人可以通过某种行为(如发货或支付价款等)表示同意,而无需向发价人发出通知。这种承诺在该行为发生时生效,但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如果未规定时间,则应在合理的时间内执行。上述情况表明,在特定情况下,沉默也可以构成承诺。特定情况有两种情况:一是受要约人接受了履行(如接受现物要约)或实际履行了要约提出的行为,根据这些行为可以推定当事人承诺的真实意图;二是根据交易习惯,受要约人可以用沉默表示承诺。这种习惯通常指的是交易伙伴之间有相对固定联系的习惯。在实践中,有些当事人在要约中规定沉默视为承诺,但这种规定对受要约人没有约束力。

2、行为可以构成承诺

例如,某建筑公司急需水泥,向A、B两个水泥厂发出要约,要求购买300吨水泥。A水泥厂回电报承诺,B水泥厂为解建筑公司的急需,将水泥送至建筑公司。建筑公司以已与A水泥厂成立合同为由拒收。在这种情况下,B水泥厂的行为构成有效的承诺,双方成立了合同,建筑公司无权拒收。以行为作为承诺被称为“意思实现”。

延伸阅读
  1.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2. 要约生效的条件
  3. 迟到的承诺是否有效
  4. 迟到的承诺的法律后果
  5. 规定承诺的期限的法律后果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