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26
要约是合同的一种形式,是指要约人向被要约人发出的,希望被要约人作出承诺的行为,而很多人对要约和要约邀请是分不清的,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那么如何正确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怎样正确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依法律
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被视为要约邀请。然而,法律只明确规定了这几种情况,而且对于商业广告是否符合要约规定的标准并不明确。因此,仅依靠法律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是要约和要约邀请的重大区别
观察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是传统民法中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合同法减少了合同的必要条款,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起到一定作用。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全面。全面意味着必须包含合同的全部必要条款。例如,一份订单只有采购货物的名称和规格,没有数量,这样的订单不可能成为要约。
依交易习惯,特别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
根据交易习惯,特别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出租车开亮空车灯通常被视为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因此,乘客上车只需告诉司机目的地,无需另行协商。如果两个当事人在以往的交易中形成了固定的交易习惯,那么一方的电报“需要300吨”也可以构成要约。
看行为人是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还是以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目的
这是法律上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最主要方法。由于目的属于主观范畴,很难作为客观的认定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同法规定了一项制度,要求行为人在行为时将其主观目的反映于外部。根据合同法第14条第2项的规定,要约必须“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这一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要约人清楚地向对方表明这是一个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以避免对方产生误解。根据这一规定,任何未明确表明其是要约的意思表示都被推定为要约邀请。在实践中,商业广告注明“限售30套”、“先到先得”或注明有效期的通常被视为已经“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相反,如果意思表示上注明“仅供参考”、“须我公司最后确认为准”、“配置、价格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等字样,那么就表示意思表示人不受该意思表示拘束,不构成要约。
什么是要约和要约邀请
要约
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一种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根据这一规定,要约在性质上是一种意思表示,其内容是邀请对方和自己订立合同。然而,仅仅邀请对方和自己订立合同还不足以成为要约。要约是一种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法律行为,要约人向对方提供欲订立的合同条款并等待对方接受。要约的要件包括:1. 必须有和别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要约必须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2. 内容必须具体确定,以便承诺人不对要约作任何增加或变更的直接承诺;3. 要约必须由特定的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例如自动售货机或自选商场上标明价格的商品,如果没有注明为非卖品或陈列品,属于对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4. 要约必须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邀请
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要约邀请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和要约都是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意思表示。然而,要约是以邀请对方和自己订立合同为目的,而要约邀请则是以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目的。对于要约的接受,构成承诺;而对于要约邀请的接受,只构成要约。要约是一种法律行为,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受要约的约束,一旦要约被对方接受,合同即告成立。而要约邀请通常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两者性质不同,法律后果也不同。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追求交易快捷等原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往往缺乏明确性,要约和要约邀请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这使得一些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意思表示的性质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