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5
根据法律规定,女性在20周岁、男性在22周岁时结婚,可享受3天的婚假。
符合晚婚年龄,即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以上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其中包括3天的法定婚假。
彩礼是指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表示欲与女方缔结婚姻的诚意。嫁妆一般是指女方亲属陪送女方结婚时的财物,本质上是一种赠与行为。
彩礼的本质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目的是缔结婚姻。如果最终没有登记结婚、或者虽然登记结婚但没有共同生活、或者因为彩礼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男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
在上述情况下,男方可以主张返还彩礼,但并非一定是全部返还。在司法实践中,还需综合考虑已给付彩礼的使用情况、婚姻或同居时间的长短、是否存在过错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认定。
如果是在结婚登记前陪送的嫁妆,应当认定为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是在婚后陪送的,并且女方家人未明确表示给女方的,那么应当认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后果,该房产属于男女双方共同共有,贷款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即使分手,准婚房仍被认定为双方共有,贷款仍为共同债务。
如果房屋登记在父母的名字下,那么房屋将被认定为父母的财产,贷款也认定为父母的债务。但如果夫妻双方用婚后收入还贷,离婚后一方可以主张已支付的贷款本息为向父母的借贷,并要求父母返还并平均分割。
这种情况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资,仅登记在该方子女的名下。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这属于该方子女的婚前个人财产,结婚后也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出现离婚,该房产仍属于原产权人。
2. 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资,但登记在未出资的另一方名下。法院通常认定为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如果双方未结婚,该房屋属于产权证上所载一方的名下,但对方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如果双方结婚,则属于产权证下该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采用这种方案,房屋将认定为该一方及其父母的共有财产,贷款也认定为他们的共有债务。该一方的相应产权份额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如果婚后夫妻双方用婚后收入还贷,离婚后另一方虽无法主张房屋,但对已支付的贷款本息可主张为夫妻共同财产,并要求男方及其父母返还并平均分割。
这种方案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最公平合理。
根据最高院的观点,双方签订的合同不能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人身权的限制不能成为合同内容,因此双方的约定无效。即使任何一方违约,也不存在违约责任。
根据《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或随母姓。父母双方依法可以约定子女的姓氏,这样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
抚养方式和费用可以在婚前协议中明确约定。
尽管国家表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但具体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根据《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双方无子女的夫妻可以自愿安排生育第一个子女。符合特定条件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