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期间损害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08
婚姻损害赔偿标准如何计算?婚姻期间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下面在本文就婚姻期间损害赔偿标准详细介绍。
离婚赔偿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
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离婚赔偿标准应遵循男女平等原则。离婚赔偿标准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即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根据司法实践和离婚赔偿标准,应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这包括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以及在财产种类上向女方分配特别需要的财产,例如住房。由于习惯势力、传统因素、妇女的家务负担和生理特点等原因,离婚后女性通常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方面较弱,因此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此外,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离婚赔偿标准还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禁止将其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离婚赔偿标准规定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应确保不损害财产的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对于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离婚赔偿标准应尽可能分配给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对于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应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对于不可分割的物品,应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的原则归属一方所有,分得方应按照公平原则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离婚赔偿标准规定在离婚财产分割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消耗、毁损、灭失的财产不予补偿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离婚赔偿标准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过错方标准
过错程度
过错程度可以通过过错方侵权的手段、场合、次数和持续时间等来反映。这些具体情节反映了过错方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不同情节所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程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来确定相应的惩罚程度。例如,过错方重婚、与他人同居或经常通奸,并多次被劝诫但不思悔改,甚至因婚外恋情采取更加直接、暴力的方式虐待、遗弃受害人,对受害人精神和感情造成的伤害要远远大于过错方采取隐秘方式、存有愧疚心理造成的伤害。
认错态度
过错方事后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受害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过错方在事后积极承认错误并积极抚慰受害人,努力获得受害人的理解,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将会减少并更容易克服。相反,如果侵害行为发生后过错方仍然态度蛮横,无认错之意,甚至恶语相向、暴力遗弃,将会加重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要考虑过错方态度的因素。除了金钱等物质补偿,还可要求过错方采取赔礼道歉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抚慰受害方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过错方的态度。
过错方的经济能力
过错方的经济能力是一个相对容易衡量的标准,尤其是考虑到我国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应重点考虑过错方的经济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人,收入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过于拘泥于形式上的平等,将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如果无论过错方的经济能力如何,赔偿数额仅根据约定俗成或内部规章确定,将导致富人以微不足道的赔偿金额获得侵害他人的权利,甚至以很少的对价继续伤害、侮辱受害人。同时,受害人可能因为赔偿金额较少而无法完全得到心理上的抚慰,离婚损害赔偿的作用无法实现。而经济条件较差的过错方可能因高额赔偿金导致生活无法维持,进而无法实现离婚自由的目的。此外,考虑过错方的经济能力也有利于判决的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如果不顾过错方的状况,判决高额精神损害赔偿金却无法执行,不仅损害法律的严肃性,而且无疑是对受害人的再次伤害。
受害人标准
精神伤害的严重程度
不同性别、年龄段、性格的人对精神伤害的抗击能力和恢复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过错行为在不同的受害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在考虑受害人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时,一般认为女性受到同等侵害时产生的精神痛苦要大于男性,正值壮年的人比老年人更容易从痛苦中恢复,性格敏感、对感情严肃专一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通过对当事人和案情的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
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
受害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不仅影响着一定数额赔偿金能否达到其预期并达到抚慰的目的,有时甚至影响到受害人及其子女以后的生活。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受害人来说,较少的赔偿数额根本无法满足其对"抚慰"的需求,甚至可能被视为一种嘲讽。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受害人,主要收入依赖过错方,且受害人还需要抚养孩子,赔偿数额较少可能会对受害人及子女以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确定离婚损害赔偿金时,不仅应考虑精神损害赔偿,还应重点考虑受害人财产方面的损失。无论从实质补偿还是人道主义考虑,都必须结合受害人自身和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赔偿金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