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7-06
根据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姓氏。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姓氏。
子女可以选择随其父亲或母亲的姓氏,即以父姓或母姓作为自己的姓氏。父母可以协商决定子女的姓氏,例如夫姓王,妻姓李,子女可以姓王或姓李。目前,我国多数子女随父姓。
姓名是个体自然人的重要标志,用于区别个体自然人与其他人。姓名使个体自然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行使各种权利和承担义务。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表示个人同一性的称呼。
在中国历史上,子女一般随父姓,女子婚后冠夫姓。这与历史上形成的继承制度有关,封建社会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财产,要求子女随父姓以证明血统和血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已废除长子继承制度,子女继承主要是财产而非身份,法律不再强调子女只能随父姓。
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法曾规定子女从父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后来修改为子女从父姓,但无兄弟的可以约定子女从母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但也可以约定子女从父姓。在1980年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或随母姓,体现了夫妻平等和家庭地位平等的原则。
子女在出生时无民事行为能力,父母确定子女的姓氏是父母行使亲权的体现。成年后,子女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改变姓氏。非婚生子女大多随母姓,也可以随生父姓。继子女可以保留原来的姓氏,也可以随后父或后母的姓。收养关系下,养父母可以改变养子女的姓氏,但双方应协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