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方导致的婚姻无效有补偿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19
婚姻无效的情形主要有四种:重婚、近亲结婚、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那么在我国法律规定中过错方导致的婚姻无效对方能得到补偿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及赔偿制度的缺陷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婚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在婚姻无效的情况下,以下是相关的法律后果:1. 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一旦婚姻被宣告无效,当事人的婚姻关系自始没有法律效力,违法的关系应当予以解除。2. 对子女的法律后果:为了保护子女的利益,无效婚姻所生的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待遇。如果当事人无法就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判决。3. 财产上的法律后果:尽管该条并没有对财产处理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但原则上应该照顾无过错方。由于无效婚姻不具备婚姻的法律效力,因此无法适用夫妻财产制的相关规定。如果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有共同收入和财产,只能依照民法中有关财产共有的一般规定进行处理。
赔偿制度的缺陷
新婚姻法规定的赔偿制度只涉及到离婚时过错方给予无过错方一定经济赔偿的情况,但对于无效婚姻解除后的赔偿问题,新婚姻法中并未有明确规定,这是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一个缺陷。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一旦民事行为被确定为无效或被撤消,当事人因该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对于这种行为不进行惩罚,将无法抚慰受害方的心灵,也无法充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针对违法婚姻,除了判令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判定他们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因此,法律应当明确具体地规定赔偿制度,以完善婚姻法的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