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2-25
涉外离婚后,对于子女的抚养问题,应适用我国法律,并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从保护子女权益、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结合双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有识别能力的子女,应事先征求并尊重其本人愿意与父或母同住的意见。此外,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原则是随母亲生活。如果双方在涉外离婚子女抚养权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国内一方父母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做出判决。
在涉外离婚纠纷案件和咨询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尤其是对于10周岁以下的子女。除了财产分割之外,最大的争议就是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双方争执不下。对于男孩子来说,在中国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下,以及老年人的要求,更加愿意付出代价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现在,婚姻律师团队将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明确列出,人民法院在审理子女抚养权方面,倾向于保护妇女的权益和无过错方的原则。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归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如果母亲满足以下情况之一,也可以由父方抚养:
1.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合与子女共同生活;
2. 有抚养条件但未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3. 出于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与母方共同生活。
此外,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且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也可以获得法院准许。
(二)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归属
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双方情况作出判决。如果父方和母方都要求子女随其生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上述意见第3条和第4条的规定,如果一方满足以下情况之一,可以优先考虑:
1.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2. 子女与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女孩的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3. 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4. 子女与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存在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不适合与子女共同生活;
5. 父方和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都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已经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帮助照顾子女的,可以作为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的优先条件。如果子女已满10周岁且未成年,在父母双方对于女孩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此外,根据上述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也可以获得法院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