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0-20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规定,国家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该法第48条的规定,征收土地时,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关于胎儿是否能享受征地拆迁补偿的问题,法理上存在很多争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回归到“胎儿是不是人”的古老争议上。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这条规定,未出生的胎儿并不能被界定为人。
大多数地方的补偿安置协议对象为户口在被征收土地集体经济组织且有参加本集体经济组织分配资格的常住农业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这一条件的已出生人口都享有被安置的权利。少数地方的拆迁政策规定,公告发布后一年内出生的孩子也可以计算在内,超过一年出生的则不享受补偿安置。尽管这种规定更加人性化,但在实际案件中,将胎儿纳入补偿范围的地方并不多。
根据法律的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指国家对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因土地被征收而造成的土地减少或者无地可耕的损失进行的补偿。
安置补助费是指对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生活来源的农民,因国家征收土地而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由国家给予必要的生产、生活补助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青苗补偿费是对征收耕地上的未收获作物进行补偿。对于短期农作物,按照一季产值进行补偿;对于多年生农作物,根据其种植期和生长期长短给予合理补偿。对于水产养殖的青苗,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设施等情况给予补偿。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拆除、搬迁、恢复、移载、砍伐等进行的国家补偿。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框架房、砖混房、砖木房、土墙房、简易棚、室内装修、外墙装饰。
其他地上附着物包括:围墙、档土墙、晒场、临时房屋(看塘屋)、蓄栏、砖窑、石灰窑、粪池、沼气池、水井、公路或机耕道路(宽度3m以上)、水管、沟渠、线杆、电线、围墙门。